家中卫生间、厨房、阳台等地在装修时一定要做好防水,这是老生常谈的事情,那么防水到底该怎么做才能“万无一湿”呢?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防水的小干货。
一、分清迎水面、背水面
在防水施工中经常会听到“要在迎水面做防水”、“背水面的防水不靠谱”,那什么是“迎水面”,什么是“背水面”,可能一些朋友不是很清楚。
其实,“迎水面”和“背水面”是同一堵墙的两面。“迎水面”是指接触水的那一面,比如说卫生间内部的墙地面,淋浴时的水直接就会和墙面地面接触,“背水面”就是和“迎水面”相反的那一面,不直接和水接触,如和卫生间共用一堵墙的卧室墙面。
为什么防水施工要在“迎水面”进行呢?
实际上是因为,迎水面做好防水层,可以在水还没有进入到墙体结构中就将水挡住,这样水就不会进到墙体里影响墙体结构。
那为什么背水面做防水不靠谱呢?
虽然背水面也可以做防水,可是实际上水如果已经进入到墙体里了,长时间的话会严重影响墙体结构安全的,所以这道防水似乎没有起到多大作用。
二、选好防水材料
卫生间要想防水做得好,选好防水材料很关键,要结合使用部位特性、需求来选择。防水分为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,一般推荐采用“墙刚地柔”的防水组合,即两种不同性质的防水材料进行搭配使用。
如果要在卫生间铺贴瓷砖,墙面30厘米及以下的区域进行柔性防水,墙面刚性防水高度要做到1.8米或者全墙防水,这样既保证良好的防水性,又降低瓷砖脱落的风险。常见的有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、聚氨酯防水涂料(非焦油型) 、丙烯酸防水涂料、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等防水涂料可以选择。
拿到防水材料后要会看,好的防水材料整体包装会较为紧密,不会出现泄漏的现象,粉质均匀细腻,没有结块。优秀的防水材料可以满足搅拌顺畅快速、膏体均匀细腻、涂刷批刮无障碍、施工时无难闻气味等条件。
三、专业防水施工流程
都说做防水三分材料七分工,这就来说一说现在主流的防水工艺流程。
1、找到真正的迎水面。
2、检查原防水层是否有空鼓起泡等情形,根据墙面问题具体分析,看是否有必要进行铲除。
3、清理干净基层。施工前,先将基层表面上的尘土、砂粒等杂物清扫干净,尤其是管根,地漏和排水口等部位要仔细清理,确保基层表面干净平整,如有凹陷处要用水泥腻子补平。
4、首先要将防水涂料在管根、地漏、阴阳角、排水口等容易发生漏水的薄弱部位先做一布二油防水附加层。刷防水涂料时要均匀涂刷,不得漏涂。涂膜层干后,再刷第二道防水涂料,等实干后,就可以进行大面积涂膜防水层施工。
5、开始大面积防水施工,一般做2~3遍,涂刷防水材料要均匀一致,操作时先墙面、后地面,从内向外退着操作,第二遍涂膜时刮涂的方向必须与第一层的涂刷方向垂直;每遍厚度控制在0.6mm左右,每遍间隔时间2~4小时,一定要等干透了再继续涂刷,整体防水层厚度控制在1.5-2MM毫米之间。
6、等防水层完全干固后,将下水道堵住,注水高度在20cm左右,在门槛部位砌一垄砖进行闭水实验,卫生间闭水试验时间建议48-72小时,看楼下楼顶是否有湿水点,没有就证明防水施工是合格的。